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新疆杏褪绿卷叶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和检测提供新方法,根据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tu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建立适用于快速检测杏褪绿卷叶植原体的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检测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且可通过肉眼观察直接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宽缨酮(EN)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料混毒法, 以印楝素为对照, 检测宽缨酮对棉铃虫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活性。结果表明, 宽缨酮和印楝素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2.04 μg/mL和21.62 μg/mL, 宽缨酮的拒食活性优于印楝素。以含10 μg/g宽缨酮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 在第10~12天幼虫体重相比对照分别下降87.90%、88.04%和80.74%, 并推迟5 d化蛹, 蛹重降低。化蛹率、羽化率和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6.00、37.39和14.98百分点, 蛹和成虫的畸形率分别是对照的2.89倍和3.33倍。综上所述, 宽缨酮对棉铃虫具有明显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 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苜蓿地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处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株在苜蓿根际的定殖、结瘤动态和固氮性能。结果表明:拌种接菌(B)在第1茬苜蓿根际根瘤菌的定殖密度、结瘤数和占瘤率最高,第2、3茬苜蓿则明显降低。第1茬苜蓿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D),拌种结合第1茬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B+D1),拌种结合第1、2茬刈割后滴施2次根瘤菌(B+D2),拌种结合第1茬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并增施1次氮肥(B+D1+N1),拌种结合第1、2茬刈割后滴施2次根瘤菌并增施2次氮肥(B+D2+N2)处理,根瘤菌的定殖水平持续稳定,显著高于B处理。B+D1、B+D2、B+D1+N1和B+D2+N2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苜蓿结瘤数,提高占瘤率(P0.05),其中B+D1+N1和B+D2+N2接种效果最优。地下滴灌模式有利于苜蓿侧根形成根瘤。采用15 N天然丰度法测定不同接种处理的固氮效率,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在苜蓿一年生长期中的固氮率和固氮量分别为54.52%~76.80%和43.00~183.39kg·hm~(-2),较未接种对照提高3.35%~40.41%和13.56~83.86kg·hm~(-2)。B处理在第1茬苜蓿的固氮效率最突出,之后明显下降。B+D1+N1、B+D2+N2处理分别在第2、第3茬苜蓿上具有最高的固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拌种结合滴施根瘤菌同时加施少量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邻近作物分布格局和地膜覆盖种植在马铃薯甲虫生态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对比现有种植模式中,研究邻近作物种类差异对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邻近作物种类马铃薯田块内马铃薯甲虫种群时空规律基本一致,但其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邻近上一年寄主田块的马铃薯田受危害严重,随距离的增加危害逐渐减轻。【结论】邻近种植不同作物对马铃薯田块内的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动态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种植格局调整方式进行马铃薯甲虫种群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5.
连作对棉田土壤枯、黄萎病菌数量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选择培养法测定新疆库尔勒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枯、黄萎病病菌数量的变化,运用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分析棉花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棉田的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量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即在5~20年连作年限内,土壤中病原菌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0年连作土壤病原菌数量达到最高峰;连作超过20年,土壤菌源数量开始下降。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中枯、黄萎病病原菌的数量与发病株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的DGGE图谱分析显示,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种群的组成、结构、丰富度均发生变化。连作5~40年的棉田土壤细菌种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EH′)和丰富度(S)指数均降低,且连作年限越长降低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结合real-time PCR定量技术,分别对种植高抗、中感和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real-time PCR定量与传统的显微观察计数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种病菌孢子计数方法在同一抗性品种上监测到的孢子浓度动态相近。此外,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空气中的白粉病菌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孢子浓度分别建立了基于累积孢子浓度的田间病情估计模型。分析发现,基于两种孢子浓度测定方法建立的病情估计模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real-time PCR定量技术测定的孢子浓度在构建白粉病病情估计模型上具有一定可行性。该结果为real-time PCR定量技术与病菌孢子捕捉技术相结合用于小麦白粉病的监测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编码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功能基因标志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南疆枣树与棉花间作和单作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改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纯枣林、单作棉田差异显著,相似性低于60%。间作复合系统内冠下区、近冠区及不同层次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不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以Nitrosospiracluster 3a为优势菌。间作土壤中还有cluster 3b、cluster 1和cluster 4,群落组成较单作丰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TOC)、全磷(TP)、速效磷(RP)和硝态氮(NO3-N)含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氨氧化细菌的种群结构影响显著(P<0.05)。枣树与棉花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均高于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全磷、铵态氮、硝态氮、pH值和土壤含水量是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的关键理化因子(P<0.05)。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基于Ypt1基因特异序列,设计芋疫霉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视化的芋疫霉重组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评估其特异性与灵敏度,并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芋疫霉LFD-RPA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条件为39℃恒温反应30 min。LFD-RPA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芋疫霉,而对其他卵菌近缘种和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均未检出,且该检测方法对芋疫霉DNA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pg/μL。对田间带病组织检测发现,LFD-RPA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从田间自然发病植株中检测出芋疫霉。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芋疫霉LFD-RPA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捷,可用于芋疫病的田间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设施豇豆生产中常遭受豆蚜Aphis craccivora(Koch)为害,蚜害可导致豇豆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出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为豆蚜的重要天敌,在豇豆生产用温室内,按多异瓢虫和豆蚜益害比1:10、1:20、1:40、1:60及1:80比例分别释放多异瓢虫成虫;同时,设置未释放天敌对照区。调查豆蚜和多异瓢虫种群数量和结构动态变化,比较豆蚜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多异瓢虫定殖率及种群增长率等指标,确定持续防治豆蚜的最佳益害比。结果表明,在按益害比1:10和1:20释放多异瓢虫5~35 d后,其对豆蚜防效可达90%以上;但防治后期多异瓢虫定殖率低,防治成本较高。按益害比1:80释放多异瓢虫3~7 d后,对豆蚜防效高于60%,释放后期防效持效期为7 d,防治后期瓢虫定殖率和种群定殖速度较高。益害比为1:60和1:80时防治后期防效低、持效期短,但定殖率高于其他益害比。益害比1:40则兼具防效好和定殖率高的特点,可持续控制设施豇豆豆蚜的为害,是最佳释放比例。推荐将1:40作为多异瓢虫防治豇豆上豆蚜的参考益害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活动规律和赤拟谷盗种群控制方法。【方法】以赤拟谷盗成虫为研究对象,分析赤拟谷盗成虫逐日逃逸现象,研究拥挤度、光照条件对其逃逸行为的影响。【结果】全黑暗和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逐日逃逸数量与拥挤度呈正相关;拥挤度达到50头/皿以上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行为频繁,且黑暗条件下的逃逸数量显著小于光照条件。【结论】光照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逃逸行为具有刺激作用,拥挤度的增加,有助于成虫逃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